阅读历史 |

第134章 第 134 章(2 / 3)

加入书签

胡思乱想。

尤其元宵要走十多天,有点什么事,以水笙的性子肯定不会找人倾诉。

虽然有他们侯府护着,也不可能出什么事,但是田氏想的多,还是给他们年轻人留了足够的时间。

元宵先和父母打好了招呼,薛彩樱看得出来儿子一门心思都在未婚妻身上,说了没几句就把人赶走了。

“饭菜一会儿给你们送回房里,也别过来了。”

元宵谢过父母,怀着紧张的心情回房了。

水笙果然在给他收拾衣服。

他以前忙着读书几乎没怎么打量过水笙,中了状元后娘又病了,哪有心思考虑儿女私情。

也不知道是憋久了,还是身体里代表感情的那条线动了,反正他就好像忽然开窍了一般,只要闲下来就忍不住想念水笙。

想她窈窕的身姿,想看她俏嫩的脸蛋,想她柔软纤细的腰肢,还想拉拉她的小手,甚至能做更近一步的亲密行为。

元宵不是登徒子,他很懂得克制自己。

很多想法都被他努力按捺住了。

可今天他看见水笙弯腰帮他叠衣服,忽然就不想控制了。

他从身后轻轻的将人抱住,贴着她的耳畔说:“水笙,我还没走就想你了。”

水笙身体一僵,很快反应过来,忍不住笑了:“那你还走?”

元宵叹了口气:“没办法,刘大人让我去,我总不能不去。”

水笙握住他的手,转过身看着他的眼睛道,“那你就没说你要成亲了?”

元宵也看着她的眼睛,两个人眼里都有浓的化不开的笑意,“他怎么可能不知道,还说成亲之前肯定能回来,耽误不了我做新郎官。”

元宵有些无奈,继续道:“如果是别人就算不去,刘大人也不会说什么,可我要不去,你信不信很快就得有人说我仗着平远侯不敬自己的上司,连大理寺卿都指使不动我,架子大着呢。”

水笙知道元宵行事小心,尽量不给人留下口实,倒也赞同他的想法。

她一边给元宵整理衣服,一边撒娇道:“那你要快点回来,不准莽撞,遇到事情要先找人商量,还有一定要在成亲前赶回来,否则我就不要你了。”

元宵抵着她的头抗议:“万一有什么事耽误了呢?”

他看水笙脸色要变,赶紧补充,“我是说万一,那你还真不要我了?”

水笙故意吓他的,怎么会真不要他,“凡事一定要以安全为先,我就是顺口说说,你要为了回来成亲不顾安危,那我才会生气呢。”

元宵笑了:“这还差不多,你真不要我,那我就剃头当和尚去。”

元宵难得油嘴滑舌,水笙听的耳红心跳,“听说江南的水美人更美,别一去了江南就忘了自己是谁,赖在那不想回来了。”

元宵举手发誓:“肯定不会出那种事,除了你我谁都不要。”

两个人卿卿我我了一晚上,不过也就拉拉小手,止于拥抱,元宵知道他做什么水笙都不会拒绝,可他想把最美好的事情留到最重要的日子。

晚饭还是和父母一起吃的,薛彩樱亲自下厨炒了几个菜,看见元宵和水笙过来又把公婆请了过来,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晚饭。

第二天一早,元宵没惊动家人,自己带着行囊悄悄出了府。

别人没醒,可水笙早就听到了动静。

她没出屋,躲在屋里悄悄看着熟悉的人影远去,没忍住掉了水珠子。

这是元宵第一次去那么远的地方,她难免担心,可元宵像天上展翅飞翔的雄鹰,是不可能困在家里的,这次去江南不过十天半个月,以后还不知道要去多远,去多久的地方呢。

这次一起出行的有大理寺正,负责江南刑事案件的大理寺丞一名,还有一名比元宵早入一年大理寺的主簿,和他同品级,以及元宵,外加十几名大理寺差役。

出了京城,元宵才发现自己上当了。

什么小案子,分明是大家糊弄他。

去年杭州发生一起一家七口灭门惨案,事发不久嫌疑犯就被抓住了。

年初卷宗送到了大理寺,前不久那名犯人也押送到了京城。

大家都以为这杀人凶手肯定是个穷凶极恶的匪徒,刘大人看了那人后,当时心里就起了疑惑。

凶手竟然是个又聋又哑的残疾人。

偏偏他能看见,还识字,刘大人把问题写在纸上,他全部承认。

可问到具体细节,他却含糊不清,什么都说不出来。

刘大人办案几十年,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,当然想派人查清楚真相了。

大理寺正尹大人也觉得这事蹊跷,况且他负有复核审验的责任,虽然年纪大了,可亲自到现场考察责无旁贷。

他骑在马背上,把元宵和大理寺丞以及另外一名主簿叫到身边,问道:“你们琢磨琢磨,这事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